怎样打造幼儿良好的心理健康
来源:群峰忠国国际教育 发表日期:2013-12-13 16:43:41 浏览量:2913次
文章摘要:当下,在幼儿的心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家长的溺爱造成的,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非常的疼爱,力图不让孩子受到一点的伤害。...
怎样打造幼儿良好的心理健康
当下,在幼儿的心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家长的溺爱造成的,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非常的疼爱,力图不让孩子受到一点的伤害。
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挫折容忍度低,经不起生活中的小挫折,稍有不顺心就大哭大闹、发脾气。
第二、缺乏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不知道如何去应对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那么,如何打造幼儿良好的心理健康呢?
一、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系统支柱,对婴幼儿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包括生活环境、实物环境、心理环境、语言环境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内容。应当本着教育幼儿为目的,为孩子们提供新颖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设备、材料、玩具、物品等,在环境方面不要一成不变,也要经常补充、更替交换和丰富,以激发幼儿内心的好奇性、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来满足幼儿操作、探索的心理需求,使幼儿园的每个幼儿都感到安全、自尊、欢乐、自信,从而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我们都知道刚刚入园的幼儿对爸爸妈妈都有强烈的情感依恋,与之分开时,都会或多或少的焦虑和不安。同时有的幼儿看到别人哭闹时也会哭闹、别人笑他也笑,情绪不稳定。这时,我们幼儿园就应该给孩子们准备一些能够吸引孩子们注意力的东西,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比如色彩鲜艳的毛绒玩具、在教室里贴上幼儿与家长的照片等,将教室装扮成家的样子。
在日常生活中多去和孩子接触,经常抱一抱、摸一摸,帮幼儿穿衣物、脱鞋子,拍着幼儿睡觉,以表情、动作等各种方式向孩子们表示亲近和关爱,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感,使幼儿的身心需求不断的得到满足,这样孩子就会对幼儿园产生兴趣,就不会哭闹,反而更喜欢幼儿园的生活。
二、发挥游戏的功能
在实践当中,一些幼儿教育专家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都是行之有效的。幼儿的心理健康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通过游戏,要能够让幼儿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孩子们的团队意识,提高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模拟演练,让孩子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得到良好发展。